你或许很难想象,去年还在夏威夷(Hawaii)威基基海滩数着游轮数量的从业者们,今年突然要面对骤降11%的中国客源。记得有次带上海来的商务考察团,有位做跨境电商的客人站在第五大道(Fifth Avenue)橱窗前感慨:"这里的圣诞装饰比国内商场还夸张,怎么现在连代购都不来了?"这问题背后,是特朗普政府给十年签证设置的各种隐形门槛,那些突然被要求补充"社交媒体记录"的游客,转头就订了去北海道(Hokkaido)的机票。
欧洲市场的崩塌来得更戏剧化。去年慕尼黑啤酒节期间,我在法兰克福机场(Frankfurt Airport)遇到过整团取消美东行程的德国游客。"与其在海关被查三小时手机,不如去魁北克(Quebec)看枫叶。"带团导游晃着手机里加拿大电子签证(e-Visa)的批准通知,那得意的神情简直像在展示世界杯门票。美国政府可能还没意识到,当他们对欧洲红酒征收200%关税时,普罗旺斯的酒庄主们早已把品酒会搬到了多伦多的精品酒店。
航空公司的困境最直观。达美航空(Delta)的空乘朋友告诉我,他们执飞的中美航线开始合并班次,以前专门配备普通话空乘的航班,现在竟要抽调去服务东南亚航线。更魔幻的是,芝加哥奥黑尔机场(O'Hare)的免税店开始打折处理库存的"我爱纽约"纪念衫,这些曾经被疯抢的旅游符号,现在和滞销的竞选周边堆在同一个清仓区。
展开剩余71%本土旅游市场的萎缩更让人揪心。我在大峡谷(Grand Canyon)国家公园门口数过停车场使用率,往年需要排队等位的观景台,现在工作日直接开放成了临时停车场。亚利桑那州的向导杰克说得实在:"以前担心游客太多破坏生态,现在发愁汽油费都赚不回来。"他的皮卡后箱里,给游客准备的冰镇矿泉水从24瓶装换成了6瓶装。
政策制定者或许没算过这笔账:每减少百万国际游客,相当于抹掉十二万个服务业岗位。拉斯维加斯(Las Vegas)的赌场酒店把人工瀑布景观调成了省电模式,迈阿密南海滩的救生员巡逻范围缩减了三分之一。这些细节像毛细血管出血般消耗着旅游城市的活力,更可怕的是,当日本把中国游客签证简化到72小时出签时,美国领事馆还在要求申请人提供五年前的出入境记录。
有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:加拿大国家旅游局(Canada Tourism Commission)的广告开始密集出现在美加边境的公路广告牌上。他们在尼亚加拉瀑布(Niagara Falls)加拿大侧新建的玻璃观景台,简直像在嘲讽对岸日渐冷清的美国观景台。这种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,在阿拉斯加邮轮市场上表现得尤为赤裸——温哥华港(Vancouver)的出发班次比西雅图(Seattle)多出近四成。
说真的,这种情况在旅游行业里相当罕见。通常自然灾害或恐袭才会造成的市场震荡,如今却被政治决策轻易触发。我在行业峰会上见过夏威夷地接社老板们的焦虑,他们捧着印好中日韩三语的服务手册,却等不来往日的包机订单。有个做定制游的同行干脆转行做起了跨国网课留学咨询,他说:"总得有人帮中国家庭规划加拿大夏令营吧?"
酒店业的应变策略透着无奈。旧金山联合广场(Union Square)的百年酒店把下午茶套餐降价四成,结果吸引来的都是本地退休老人。经理苦笑着给我看预订系统里的数据:"国际客源占比从58%暴跌到19%,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?我们连更换床单的频率都调低了。"更讽刺的是,这些酒店官网首页还挂着"全球旅行安全承诺"的标语,而评论区最新留言都是关于签证被拒的抱怨。
或许最该警惕的是文化影响力的流失。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中国明星手印区,最近三个月只有零星几个打卡者。迪士尼乐园(Disneyland)的春节巡游规模缩减到往年的三分之一,倒是巴黎迪士尼借机推出了"中美文化桥梁"主题季。这种软实力的消退比经济数据更可怕,当年轻旅行者开始觉得美国"不够酷"时,要挽回形象可能需要十年之功。
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: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的语音导览器租借量,中文版本的使用率降到了历史冰点。那些本应在《星月夜》前驻足的中国艺术生,现在可能正挤在东京森美术馆的常玉特展门口。博物馆商店里积压的英文版画册,和隔壁咖啡厅缩减的营业时间,构成了某种微妙的文化隐喻。
航拍爱好者应该注意到个有趣现象:黄石公园(Yellowstone)的停车场空位变多了,但冰岛黄金圈(Golden Circle)的停车场却在扩建。这种全球旅游版图的重构,某种程度上重塑着人们对"必去景点"的认知。当旅行指南上的五星推荐悄然替换成其他国家的目的地时,美国失去的何止是旅游收入?
在奥兰多(Orlando)主题公园门口,我见过带着孩子却最终放弃入园的德州家庭。父亲攥着涨了20%的门票价格嘟囔:"房贷利率都在涨,这种非必要开支能省则省吧。"这种本土消费力的萎缩像慢性毒药,当国际客源和本地客源同时流失时,再梦幻的城堡也撑不起现实的财报。
或许政策制定者该听听基层从业者的声音。大都会博物馆门前的马车夫告诉我,他准备把马匹转卖给加拿大同行:"听说尼亚加拉瀑布那边生意好得很,马儿换个环境说不定更开心。"这话听着心酸,却道出了最现实的生存智慧——当自由女神像(Statue of Liberty)背对世界时,总有人会转向更温暖的港湾。
发布于:广东省